这周听了樊老师关于知识分类的课程后,开始有些思考,这正好也是我这段时间的困扰所在,在几个课程中间做选择的纠结和焦虑导致自己很是困扰,借着这个课程,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正好可以过滤一遍。
昨天刚好跟某先生探讨最近的焦虑,他说我们可以尝试用经济的角度、用男人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你目前的状态和所需要的知识,结合樊老师的知识归类,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自己需要哪些知识,目前最需求的是什么,道?法?术?我所需求的是否是可以契合目前的学习状态,又或者是可以传播出去引起共鸣的呢?
自从开始接触亲子、家庭等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并走上传播的道路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知识在系统上、深度上、专业度上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樊老师经常所说的“术有专攻”还有待加强。回想自己接触心理学的知识以来,都是以跟随一些老师的坊间课程为主,自己也还因为对老师的挑选而导致没有将某一方面的知识深化。
目前自己接触过的是亲子教育-正面管教、亲子沟通-父母效能训练、婚姻家庭-亲密之旅,都是一些片面的、由心里学某个流派或分支开发出来的课程,重在解决目前的问题,而正在学习的精神分析,是以分析人或是个人成长为目的的课程,而在自己设定的可以在育儿育己的道路上传经布道上显然理论知识体系框架还未建立,所以开始在寻找一些可以更加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的在职研的课程(中科院儿童心理发展在职研)、心理学流派的课程(正面管教心理学基础-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精神分析(荣格、后现代)、儿童戏剧(绘本阅读)这几个课程都是可以互为有益或支撑的,所以自我感觉自己都需要,但是各有利弊:
1) 在开展正面管教的讲座或沙龙时,背后的理论-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是非常需要的,只有了解了道,才可能理解从中引申出来的术,只有熟练掌握了术,才有能将其成术传播给家长们,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但是,这个课程需要每年4次去台湾,费用也不菲,从费用和行程时间安排上来说有困难,从经济的角度,跨度3年费用将近30万,收益率太低,缘由是我现在并未在正面管教的道路上走到一定的程度,收入与付出不可能成正比,且由此获证在国内未必可以展拳脚,只能聚焦在一小部分的小众,还是需要获得国内的相关认可才可;
2) 中科院儿童心理发展学在职研,看起来高大上,也能够聚焦在儿童发展领域上,费用也不算高,但耗时耗力,课程跨度两年,周末需要上课时有可能是我自己需要出门授课的时间,要想获取学位,还需参加各种申硕考试,预估最快四年,如果能够跟随老师的脚步不落下地走,系统知识的获取方面可以预见的,可是仅限于书本知识,实践的部分不足,所以,性价比只能勉强算适中,支出与收益成正比还有待时间验证;
3) 精神分析,可供选择的课程都有理论加实践的平台,且由业内有名的老师担纲,师出有名并能分享资源平台,课程的后续发展可以可视,但对心理学学习背景、写作和演讲能力有要求,需要审核、面试等过关斩将,费用稍微偏高在可承担的范围,但是必须选择一个流派,而我还在迷茫期,不愿也不知如何做出选择,无法衡量投资收益率;
4) 儿童戏剧(绘本阅读),这既是方法论又可作为一门学科,对我自己来说,可以用于自己的孩子教育上,即刻可以获益,费用也不高,但目前大多只有工作坊形式的课程,不够系统,而且需要系统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从自己的需求来说,简单易操作,投资收益率高;
除了需要做出选择的知识学习外,还需要自己在阅读上对自己的需求上分析,比如哲学类,中华几千年老祖宗的这些知识甚至比西方心理学更为有用,但目前似乎对于我来说有点深奥,正在啃的《王阳明哲学》就是如此,还有需要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获证,虽不打算从事咨询工作,但在国内目前如火如荼的亲子、家庭教育等领域是必备的;问题的关键是自己目前的状态和马上能投入人力财力和实践的是什么,而投入学习和实践的这个课程体系需要什么样的支持;除此之外,持续的阅读,多方面知识的涉猎以及写作训练也是必备的。
整理归纳自己的所思所想的过程感觉也是一个学习、辨证的过程,能跟家清晰地看清楚自己的需求,从经济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状况看待学习,而学习也是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在当今每天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知识也是时刻在更迭,我也需要不断的了解、调整自己的状态和需求,更新所需要学习的知识。
鹭尚 2017-09-03 22:16:39
以后找你学心理学。最近在了解这些,蛮有意思的
谢谢亲的鼓励,一起探讨~
预言嘉 2017-09-03 21:56:58
以后找你学心理学。最近在了解这些,蛮有意思的